您所在的位置:即墨信息港 > 即墨乡镇 > 移风店镇

半年接待三千客 即墨大欧村冲出“鸟笼”!

发布:2021/11/6 9:20:45  来源:即墨信息港  浏览1623 次  编辑:佚名

正是鸟儿迁徙时节,天空中无数翅膀的痕迹飞过。大欧村村民吴龙龙时常望着天空,他喜欢这些飞鸟,也喜欢鸟笼。青岛市即墨区移风店镇大欧村,整个村子以鸟笼闻名,是江北最大的鸟笼加工专业村。

“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鸟笼进了京。”移风店镇宣传办兰恭一说,移风店镇人都会念叨这句顺口溜。近年由于对鸟类的保护,普通鸟笼需求量下降,手工制作鸟笼工艺被作为非遗继承下来,逐渐向定制高端化发展。年轻人学做鸟笼的越来越少,但村里40岁以上的人多数还会制作鸟笼。随着时代发展,身为淘宝村的大欧村不断探索,不再以鸟笼为单一经济来源,不断寻找新的致富之路。

家家大锅煮竹料,大欧的媳妇会制笼

11月2日,记者来到大欧村。进村道路干净整洁,街道两侧是鸟笼形状的路灯,很多村民家门前还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门牌。以鸟笼为设计元素打造的文化展示牌上,展示着鸟笼的发展溯源及大欧鸟笼发展历史,让人一进村就融入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中。

移风店镇大欧村位于即墨区西北25公里处,从明代中期开始,大欧鸟笼经过几百年传承,制作技艺越发精湛,知名度越来越高,不变的是大欧村人对手工鸟笼制作的执着。跟随移风店镇大欧村网格书记吴希同走在村中,不时见到金黄的玉米正铺晒在广场和平地上,散发着丰收的喜悦。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竹料,我们来到了一户制作鸟笼的村民家中,一进门就听到机械吱吱的响。走近一看,机械正在给鸟笼圈打眼,一台机器上放两个鸟笼圈,靠电脑操作加工。村民匡女士正把已经打好眼的鸟笼圈从机器上卸下来,按上另外两个需要打眼的鸟笼圈。她说,自从嫁到这个村就学会了制作鸟笼,他们家现在主要出产半成品,今年销售还行,都能卖光了。

进大门口后右侧有一个锅台,有口大锅特别扎眼。这种大锅,凡是做鸟笼的村民,家家户户都会有,这是下完了竹料,用来煮竹子的。

随着逐年高端定制的增加,普通鸟笼销售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也会对鸟笼配件造成一定的影响。吴希同说,任何一款鸟笼都需要搭配配件,像笼钩、站棍、鸟食罐、罐扣、看板、扣手、门花等,根据大小、颜色、数量种类太多了,配件销售主要靠走量。村里有专门做配件的村民,一年下来净利润也要30多万。村民吴希波运营鸟笼配件店,已经开了10多年,店里的配件有上千种。他说父亲会做鸟笼子,他不会做鸟笼子。他的配件高中低端的品质都有,货源来自全国各地,目前是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途径,今年受疫情影响收入比往年有所减少。

大欧村网格书记吴希同告诉记者,全村480余户,有320多户人家制作鸟笼子。2015年~2018年,是大欧村鸟笼发展最鼎盛时期。现在村里有200多户加工作坊门前设立上了工作室牌子,配件店有5家。“2020年网上销售得非常好,销售额突破2000万,2021年村里总产值将近4000万,又被评为了淘宝村。2020年,大欧村成立了即墨区鸟笼协会,协会服务于大家,使电商销售额不断提升。”互联网极大拓展了鸟笼市场,正成为大欧村人增收致富的新翅膀,让他们的勤劳和汗水得到更多回报。


父造子售搭档致富,好笼好鸟配件讲究

顺着村里的街道,来到村民吴龙龙家,他父亲正坐在门口拿着砍刀劈竹子,台阶上放了一壶茶水、一个茶碗。吴龙龙说,最近这几年,对鸟类保护管控比较严格,销量有所下降。特别是今年2月国家有关部门颁布新版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新增了画眉、鹩哥、红胁绣眼鸟等知名“笼养鸟”品种,非法运输出售将被追责,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市场,但他对这些政策完全理解和支持。

吴龙龙的父亲做了30多年的鸟笼子了,他退伍之后接手他父亲的工作,主要是在网上销售。他父亲做,他帮父亲组装起来,然后他在网上卖,他说一年网上的流水额度有七八十万,他们一家7口,和父母住在一起,去年有了第三个孩子,生活感觉挺满意。

除了在网上卖鸟笼子,吴龙龙还卖鸟食罐,他手上有款景德镇的鸟食罐三个罐就5000多元,这还不是最贵的。他说很多客户买个鸟笼都好几万,鸟食罐当然不能低配,必须高配。在北京天津那边的一些客户,为了打造自己的特色,选择的鸟、鸟笼、鸟食罐都很讲究。吴龙龙说,他父亲主要制作纯手工方笼,有八角的,有六角的。技术是从上辈传下来的。鸟笼的角必须烤着火用手弯曲,力道要掌握好。因为手工弯角,工序繁杂费力,很多人都不选择做角笼,而选制作圆笼。六角鸟笼是他父亲自己研发的经典之作。六角鸟笼以前也是得过奖的,一个笼子能卖到1000元到2000元,主要用于养玉鸟、黄雀、红子这几种鸟。


吴龙龙说直播带货需要靠上时间,以前也做过,但孩子要上学,他媳妇也不能帮他做直播,所以直播就暂时放下了,他说后续有时间会考虑直播带货,把老辈留下来的手艺通过直播送到千家万户,让人们都知道大欧手工鸟笼的风采。

制笼需200多道工序,不忘传承搞技艺比赛

说起鸟笼手工制作,大欧村有很多手工制作能手,特别是村民吴洪柏,从16岁开始,跟父亲学习制作鸟笼,至今已有近四十多年。他戴着花镜正坐在工作室里雕刻鸟笼框圈的花纹,一会拿凿子凿,一会拿刀刻,现在,吴洪柏能制作二十多种不同的鸟笼,制作手艺是全村公认最高的。

他说,“每个笼丝的制作都必须精益求精,真正好的鸟笼都是手工。”他也是鸟笼非遗传承人。他说,大欧村仍有200多户村民熟练掌握手工鸟笼制作方法,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每一个鸟笼从原材料到成品需要经过200多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要用到很多工具。鸟笼的制作从选料晒料,裁料劈料、推平、蒸料、折圈、膘圈、净圈、整型、刻圈、部件制作、笼丝和组装等。

为了扩大大欧村鸟笼文化的影响,不断提高技能,早在2011年10月份村里就举行了大欧鸟笼技能比赛,有30多人参加,奖项前六名都有奖励,奖金从一万元到1千元不等。吴希同说通过比赛主要是不断提高技艺,让我们的制作手艺更好的传承。参赛选手中年龄大的60多岁了,年轻的40多岁,鸟笼制作这块,40岁以下村民没有参赛的。村民吴相军说,今年在青岛市第十六届技能大赛的鸟笼技能比赛中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得了1000元奖金,心里美滋滋的,他说以自己的年龄,不能跟技艺纯熟的老手艺人比,成绩虽然不错,还得再接再厉。

吴希同以前做鸟笼也有好多年,说到流水线制作鸟笼这块,他算比较早引进机械加工的,流水化制作主要用来生产常规普通鸟笼,他说最忙的一年雇了30多个人帮着干活。

随后,记者来到了大欧乡村记忆馆,在这里陈列着传统的制作工具,有刻刀、拉丝板、夹钻等加起来能有30多件。吴希同书记说,这只是展示了很少一部分,细说起来还有很多。

大欧鸟笼的制作步骤繁琐,具有比较高的技术性,外人难以复制,复杂的大型鸟笼至少需要两位艺人20多天才能完成。在纪念馆里有一个大型百灵鸟笼,形状为圆形,直径1米,高2.2米。鸟笼笼顶一般有拱顶和原顶之分,为了携带方便,也可以制成可以升降2-3节的拉笼,携带时降低,悬挂时升起,所以行内人士也称为“拨笼”,此笼为3拨。吴希同说,百灵鸟为地栖鸟,所以笼内不放栖木,仅在笼底正中放一个蘑菇形台,又叫凤凰台。哪只百灵鸟用上这么个大笼子,相当于住上了“别墅”。高端鸟笼是纯手工雕刻的,价格不一,贵的价格高达万元。

文化带旅游,让大欧村走出“鸟笼”

大欧村网格书记吴希同说,随着定制鸟笼的增长,普通鸟笼市场下滑,疫情和对部分鸟类的保护,都让大欧村鸟笼销售出现下降。这几年,他经常和大伙思考,怎样让村里的经济持续发展。经过政府及多方研究,他们村将结合自身鸟笼文化优势,首先把产业空间划分成了四区,有美丽乡村游中心区、体验性农业旅游区、现代农业种植区、生态林地保育区。

美丽乡村旅游中心区位于村域中心区,为村民居住区,规划通过对村庄内部建筑、道路、环境等的整治改造,提升村庄整体形象,并打造旅游示范街、旅游示范户、融入特色旅游业态,打造核心吸引力旅游产品。体验性农业旅游区位于紧靠村落北部和南部的区域,规划结合水体周边自然及田园景观,布置绿岛系统、露营基地、采摘果园、生态公园、儿童农业体验园、家庭农场、田园运动场等体验性农业旅游项目。现代农业种植区重点发展农业观光、特色农产品种植、农产品采摘等。生态林地保育区位于村域东南部,在保护现状林业种植生态环境基础上,白玉兰、樱花、五角枫等品种,形成规模以提高生态及经济效益。

据介绍,2021年上半年村里就接待了参观旅游者3000多人,其中有一个周就接待了20多辆大巴、1000多人。游客主要来参观美丽乡村建设,还有大欧鸟笼文化的建设,再一个学习电商的发展,很多来旅游参观的人都对大欧村印象深刻。吴希同特别提到了贵州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这个村子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文化村,也以编制鸟笼而闻名。全村114户中从事竹编工艺的就有98户,2007年卡拉村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鸟笼编制艺术之乡”。卡拉村的一些村民骨干来到大欧村看了以后都很惊讶,他们说一个不产竹子的地方,竟然能把竹制品产业做得这么大,真是了不得!


吴希同说,村庄后续三到五年要把民宿、农家乐、采摘园打造完成,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借助鸟笼文化结合旅游增收,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让百姓安居乐业,在休闲娱乐中为村民们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一方鸟笼,为大欧村带来无尽财富,如今大欧成于鸟笼,也正在超越鸟笼……

 

 

相关文章

文章随机推荐
·战“疫”有我——鳌山卫人的责任与担当
·金口镇:做好服务保障项目建设“加速度”
·蓝村街道:围绕“一带、一线、四区”未来
·龙泉街道:高标准推进莲花田园乡村振兴示
·【抗疫故事】党员带头勇毅逆行支援社区抗
·青岛即墨区大信街道:居家不忘安全,线上
·龙泉街道:聚力抗疫,我们在一起!
·金口镇:区委第一巡察组巡察金口镇党委动
·放款周期缩短,多地下调房贷利率
·段泊岚镇:“火线”淬能力,战“疫”显担
·青岛即墨:“项目管家”助力项目大干快上
·即墨“鸟笼村”年产60多万件,电商年销超
·即墨区龙泉街道服务不断档助力经济发展
·满园茶香关不住,每斤售价千元起步!
·龙山街道:着眼“五为”送温暖,文明实践
·大信街道筑牢网格防线,密织疫情防控“红
·通济街道:“疫”线临时党支部筑牢疫情防
·把好北大门,当好“守门人”
·移风店镇坚持“三个一线”防控举措筑牢疫
·未办手续,即墨区田横镇200多平房屋被依
·2022年4月对外停电明细汇总
·即墨区潮海市场监管所及时助力辖区行业复
·青岛市即墨区古城市场监管所:精细化服务
·即墨灵山街道多措并举筑牢疫情防控“环卫
·即墨区段泊岚市场监管所助力企业抗疫复生
·即墨蓝村街道开展垃圾分类复查工作
·即墨区北安街道用“活”公益性岗位助力人
·即墨区北安街道共建单位齐发力战“疫”一
·龙山街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防疫发展两不
·段泊岚镇:防疫生产两不误全力以赴谋发展
·房贷利率稳定!青岛首套房主流房贷利率仍
·鳌山卫境内投资12亿打造梅花谷获评“国家
·“阶段性使命完成”!这座东北省会城市官
·青岛即墨:“夫妻档”“母女花”“父子兵
·青岛市即墨区:党建引领凝聚合力筑牢疫情
·青岛市即墨区:“送检上门”助力企业生产
·青岛即墨区:小区居民“宅”家生活丰富
·鳌山卫街道党员干部齐心协力打好防疫阻击
·青岛即墨:爱心企业、热心团体捐赠爱心物
·即墨区潮海街道双管站所队伍筑牢疫情防控
·多地开花!房贷政策利好又加码!这座一线
·即墨潮海:巾帼抗疫勇担当凝心聚力绽芳华
·变“废”为“肥”,即墨区大力实施生物堆
·铺地毯、喂麦秆、住进冬暖棚!这里的茶叶
·通济街道:防疫一线闪耀“志愿红”
·即墨蓝村:“党组织+基地+农户”运作模式
·“流动+自主”即墨市场监管把好“菜篮子
·山东3地部分银行下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灵山街道:冲锋一线锤炼作风坚决打赢疫情
·党旗飘飘,蓝村街道筑牢疫情防控坚实“堡
Copyright © 2003-2009 Shuzir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